3月份的猪价全面下行,使得在2月底的回涨不断回落,猪价重心也从之前的接近8元的位置回落到了7.5元/斤以下。
(资料图片)
进入4月以后,清明前猪价迎来短暂的回涨,但随后又再次滑落。 当前猪价在7.1-7.3元/斤之间震荡徘徊。
虽然说4月的走势仍然不明朗,但是相比3月份,或者说进入二季度以后,生猪市场整体相比于一季度还是有了一些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市场看涨情绪开始渐渐酝酿。
在2月底时,猪价出现了一个阶段性的上涨,这主要是压栏以及二次育肥积极性增高所致,但后来因为需求低迷,无力支撑,于是再次下跌。
但到了二季度以后,市场情绪又在悄悄酝酿。
一方面,对比去年, 去年猪价出现的第一轮反弹就是在4月底, 而从今年前面的走势来看,与去年颇为相似。
因此到了二季度以后,市场的看涨情绪也开始再次萌芽。
另一方面,走过一季度的消费低谷期以后, 市场普遍认为下游消费也将逐渐回暖,所以也对市场有了一定期待。
第二个变化是,下游需求相较于一季度确实回升。
虽然猪肉的消费旺季是从下半年才开始,但是这是一个趋势过程。春节后往往是消费最低迷的时候,因为这时年前的囤货还没有消化完,下游消费主要以消耗囤货为主。
而到了二季度,随着囤货消耗得差不多了, 从理论上来说,在常态下二季度的消费需求要高于一季度。
随着这些变化,接下来, 二季度的生猪市场将迎来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剧烈博弈, 或者说 猪价走势将更多取决于供给端增量和需求端增量的“大比拼”。
而这时也需要注意两个风险,将对后续猪价的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个风险是,供给增加,但需求跟涨不足,猪价有“破7入6”的风险。
当前生猪供给依然处于高位,这表现在3个方面:
一是从去年产能增量来推算, 今年3月份以后生猪出栏处于增长态势。 这个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这里不再多说了。
二是当前生猪出栏均重仍处于高位,市场供给依然庞大。
去年九十月份看涨情绪较高,生猪压栏惜售及二次育肥也都达到了年内峰值,猪价也一度飙升至14元/斤以上的高点。
但是去年四季度受疫情影响,猪肉消费熄火,大量压栏及二次育肥猪滞销,导致猪价骤降。这一压力一直持续到了今年。
截至当前, 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重仍在122.2至123.2公斤左右,出栏量和均重双双增加,证明供给依然十分宽松。
三是前期猪价走低时,屠企一方面逢低入库,另一方面为了维持规模效应,也 加大了冻品分割入库,这都使得屠企备货量增长。 后期投放市场,对供给形成压力。
而反观需求,虽然理论上二季度要好于一季度,但 能恢复到什么程度仍然未知。 并且经历了3年多疫情,大家的钱袋子都有不同程度受损, 消费意愿明显降低。
这么来看,供给增量是确定的,需求增量却充满了不确定性,这意味着, 一旦需求增量跟进不足,有可能会进一步压制猪价走低。
第二个风险则是,五一小长假或会引发情绪波动,再次踩乱节奏。
前车之鉴,去年三季度的压栏及二次育肥,使得猪价一度冲上高位,但同样前期冲得太高,后面也跌得太惨。
从去年猪价下跌算下来到现在已经连跌数月,养殖端盼涨情绪较高, 清明假期太短这部分压力没能得到释放,于是很可能后移至五一小长假。 届时 如果养殖端再次出现大幅压栏及二次育肥,可能会再次扰乱猪价节奏。
经历了大起大落后,生猪市场的大牛市已经过去,并且当前供强需弱的格局很难短时间扭转。与其过度被猪价的涨跌左右,不妨更多关注成本及效率。
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给个支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