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产销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5.6%,意味着提前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2025年发展目标。
在“双碳”目标和产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智能化等关键词已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建议通过政策扶持、完善相关立法等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
(相关资料图)
技术创新才是核心驱动力
技术创新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核心驱动力。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品牌和产品竞争力,消费者认可度也将越来越高。
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逆势上扬,这背后体现出中国汽车工业充满韧性的供应链和对绿色发展的承诺等要素合力,更展现出各大企业创新发展、追求突破的魄力。
以广汽集团为例,其目前拥有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超级快充电池技术、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基于微晶技术的新一代超能铁锂电池技术等行业先进电池技术。目前,埃安第二智造中心已竣工投产,整体规划年产能已突破40万辆。
不仅是车企,地方政府在推动汽车产业发展上更是不遗余力。全国人大代表、柳州市市长张壮表示,作为全国五大汽车城之一,柳州将突出创新驱动“乘数效应”,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推进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建设,力争建成国家级实验室,并用3年时间建成18个专业实验室,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加快融合,让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突出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围绕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开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式招商,形成从原材料到零部件总成的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
数据显示,全国每3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产自长三角地区。这些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积极推进,长三角汽车制造新势力也在蓬勃发展,正向更高阶的“电动+智能+生态”智能汽车全速前进。
谈及长三角地区汽车制造的未来,全国人大代表、零束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懿艳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规模经济、关联产业多、配套环节多、产业链长、技术及资本密集等特点。长三角一体化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整合利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效快速发展。通过合理布局产业体系,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长三角区域内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不断提升竞争力,由此形成智能汽车创新集群。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提速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工信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总体看,我国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形成了涵盖基础材料、零部件、制造装备等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了支撑产品全面市场化拓展的基础和条件,但还面临充换电便利性有待提升、产业融合发展不够等突出问题,同时“双碳”目标对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也提出更高要求。
未来汽车行业将如何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表示,“我们还需要为汽车行业加快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工具,培育更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确定好技术路线,锚定目标。”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由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进程加快及其特殊性,相应法律法规仍须进一步完善,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亟待建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网联汽车法律体系,合力迈向中国自动驾驶“智高点”。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也认为,现阶段我国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缺乏具体法律法规的支持与规范,建议将自动驾驶汽车立法纳入下一个五年立法规划,探索制定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专项法律。
不仅如此,如何保证数据安全及消费者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表示,目前国家已发布若干汽车相关的数据安全推荐性国家标准,规范了网约车服务及汽车数据采集等部分场景要求,尚无法覆盖到研产供销全业务领域。
为此,他建议由主管部门牵头,定义汽车数据分类分级规则,加快制定围绕汽车生命周期和数据生命周期两条主线的数据安全标准,指导产业发展。同时,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认证制度、数据安全评级及公示制度,提升行业透明度与可信度。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2倍,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63%。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认为,这对车辆安全性能及用车安全等方面都提出了极大要求,他建议相关部门牵头完善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制定出符合中国交通特点的评价体系,梳理汽车网络安全评价与验收标准。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正当时
汽车出口正在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2月,我国汽车出口延续良好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8.7万辆,同比增长79.5%。上汽、比亚迪、小鹏、蔚来等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纷纷吹响出海的号角。
说起中国汽车受海外市场欢迎的原因时,尹同跃表示:“一方面,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口碑和形象越来越受到海外市场认可;另一方面,中国汽车产品品质持续提升,加上融入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产品迭代速度快,更快响应消费者需求,产品竞争优势显著。”
尹同跃坦言,在中国汽车出口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限制发展的瓶颈亟待突破。因此,他建议,加速与中国汽车出口主要市场所在国、地区签订贸易协定或建立关税联盟,制定与汽车有关的关税政策。同时,推进与已签订自贸协定国家的第二阶段谈判,将汽车纳入协定目录,加快汽车产品关税互减的进程。
2021年,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加速了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在全球市场的扩张步伐。2022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陆续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新加坡、泰国等国家,累计出口5.59万辆,出海步伐进一步提速。
2022年,广汽聚焦沙特、墨西哥及智利三个重点市场,实现墨西哥新能源汽车万辆级市场的突破;积极推进启动尼日利亚、突尼斯以及马来西亚有关项目;持续深化现地运营,有序推动全球化布局。
谈及印度市场,冯兴亚认为,印度不是产油大国,石油等燃料供应存在压力,因此发展电动车具有广阔前景。此外,印度的税收政策根据车的尺寸、性能参数不同存在一些差别。“我们需要针对印度市场的情况进行产品开发,今后也有必要在印度当地进行生产。”冯兴亚说。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预计,2023年,汽车行业在稳经济、促消费政策的作用下,市场需求有望延续回升走势,新能源汽车发展与汽车出口还将延续良好势头,预计全年汽车产销量将有小幅增长。(记者 刘丹阳)
标签: